扬帆再远航:“港区大脑”助力港区天堑变通途-5657威尼斯
“途通九岭商贾众”,九江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唐宋明清时期更有“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和“鱼米之乡”的美誉。而今,九江城西港区这座千年古埠正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新世纪“大数据、云计算、5g、互联网 ”的起点上,以自己独具创新、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构筑智慧平台。
12月22日,武大吉奥提供技术支撑的九江市城西港区管理局“智慧港区”二期项目,顺利召开验收会。与会专家和相关用户对项目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项目符合建设要求,达到验收标准,同意通过验收。
九江市城西港区管理局“智慧港区”二期项目通过验收
城西港区智慧平台以城市项目建设、企业运行服务为核心,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技术,通过海量数据的多维呈现、智能分析、深度挖掘促进科学决策,打造可感知、能记忆、有体验的港区“城市大脑”,实现港区管理智能化、项目服务标准化、生产生活智慧化,全面提升港区集约化管理和高效化运作水平。
目前平台已经形成“两中心、四平台、多应用”体系,满足不同业务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平台建设,有效破解政务管理难、企业发展难、惠民服务难的问题。
国家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西港区智慧平台
01
建设内容
坚持以“两中心”为基础 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共治
一是物联中心。
物联中心建设包括:人脸抓拍、双仓枪机、道路卡口、路口球机、高空鹰眼等视频监控设备;ip广播设备、户外led高清信息发布屏、管道沉降监测设备、环境质量监测设备、以及覆盖港区重点道路的路灯回路远程控制器。通过物联感知设备,打通港区智慧脉络,24小时无间断进行感知监测、智能预警,全方位为港区项目、企业、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通过物联中心的建设形成了扎实的“港区大脑”感知层。
物联中心铸造“港区大脑”感知层
二是数据中心。
将数据梳理成园区规划、入驻企业、宏观经济、空间地理、视频图像、党建、项目服务、地下管线、城市部件、监测观察、预警预报11个大类主题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精准分析港区运行态势,将港区居民、企业、项目、职能部门连接起来,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主题数据汇聚、共享共用,数据信息统一管理、统一分配。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港区大脑”记忆层。
数据中心打造“港区大脑”记忆层
坚持以“四平台搭建”为支撑 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一是搭建社会事务平台。
通过社会事务平台支撑地下管网、户外广告、路灯亮化、环卫工作等社会型事务业务应用,使用信息化手段对港区的市容市貌进行管理,辅助道路施工、城市规划等城市管理工作,保障城市有序运转和居民正常生活。
二是搭建企业服务平台。
通过企业服务平台支撑项目管理、5657威尼斯的公告、人力资源、网约公交、金融服务等企业重点业务应用,将港区企业业务处理过程电子化、自动化,助力企业人力招聘高效化、企业员工通勤便利化、企业融资服务流程化,以方便、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满足企业需求,以及行业管理与决策需要。
三是搭建项目服务平台。
通过项目服务平台支撑工地监测、巡查管理、安全生产等项目业务应用,及时掌控施工场地实际情况,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对项目进行“智能化”监管,打造“可视化”智慧工地,提升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四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映像港区、知识共享、数据分析、党建服务等综合型业务应用,发挥平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创新公共管理,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也能主动发现港区问题,为领导提供辅助决策。
坚持以“多应用”为特色 全面推动港区高质量发展
围绕港区城市项目建设、企业运行服务的核心业务,打造了符合港区实际的20多个应用,突显港区特色应用,形成丰富的“城市大脑”体验层,全面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政府服务效能。
多应用丰富“城市大脑”体验层
一是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
围绕项目建设业务:建立入驻企业全生命周期档案,对项目进行一体化跟踪服务,通过智慧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在地上,建设5g 智慧工地,通过ai技术实现工地实时监测,全面掌控工地建设情况,对现场突发情况能及时提醒,保障项目安全和质量;在地下,对港区51平方公里的地下管网进行了全面普查,构建了地下管网一张图,解决因项目施工造成的水管、光缆挖断的问题,一旦发生管道故障,通过爆管分析及时找到附近阀门,判断影响范围,及时排障,从而快速稳妥地解决突发事件。
项目巡查系统-app端
项目服务流程梳理
在建项目实时监测
三维地下管网系统
二是助力企业高效化运营。
通过大数据赋能企业发展,建立“大数据 安全生产”模式,对投产项目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将工作方式由原先的“看日子”转变为“看任务”,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大数据 安全生产”-app端
“大数据 安全生产”-大屏管理
建立“大数据 网约公交车”模式,“网约公交车”结合了“公交车”的经济实惠和“网约车”快速方便的优势,在港区范围内所有重点企业以及人员居住生活区设置公交站点,解决港区企业员工和群众出行难题。
“大数据 网约公交车”-app端
“大数据 网约公交车”-大屏管理
建立“大数据 人力资源”模式,通过线上、远程招聘,解决以往企业服务人员需要下乡镇、村庄去招聘的难题,在疫情期间,通过户外电子屏、门户网站、公众号、ip广播等设备发布了各类岗位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招聘以及应聘的效率,促进港区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有序地推进。
“大数据 人力资源”-app端
“大数据 人力资源”-后台管理
三是助力环保精准化预警。
打造“大数据 环保督察”,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环保监测体系,对港区重点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情况进行在线监测,超值立即预警,同时联合群众共监共管,真正做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大数据 环保督察”
02
成果成效
“智”破壁垒、“慧”享服务 全面深化港区一体化数字政务服务能力
打通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将数据孤岛转变为“数据湖”(大数据仓库)。一是解决了原来数据碎片化问题,通过统一的数据目录和数据仓库,打通各个系统,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目前,数据湖已汇聚400多图层数据。二是解决对外数据共享问题,建立统一的数据指标体系和数据目录标准,实现了数据高效规范共享,建立了与外单位信息共享共用的长效机制。
数“治”港区 提升港区数据资产管理能力
以物联中心、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数据治理形成公共服务底板,开放公共数据服务接口,为港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人民群众的业务需求提供在线数据服务,减少因共性需求而在基础数据资源上的重复建设,减少港区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降低数据使用成本,提高以数据指导管理决策的效率,全面提升港区数据资产管理和城市运行监管的能力。
数“理”港区 挖掘数据价值,赋能企业发展
打造企业画像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梳理港区企业供求、经济、产品互通情况,智能匹配形成园区生态链,解决企业供应和求购的实际问题,促进工业园的良性扩张。同时精准保障港区招商成效,分析企业的全国的上下线游产业链条,补齐企业原材料、生产销售链条上的短板,以商招商,推动港区企业2.0建设,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式发展。
建设港区“城市大脑” 强化港区治理能力 推动港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智慧平台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信息感知、资源集成、业务协同,从而突破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形成服务于政府管理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能力。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数字政府”等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保障港区的可持续发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城市服务管理的总体水平,通过信息化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充分利用共享数据资源,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精细化和社会管理透明化,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效率。
发力“新基建” 打造九江“智慧城市”新高地
建设港区数据中心、ai,围绕企业运行动态、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智能分析,为企业建立管家式服务,推动制定惠企为民政策,通过业务分析驱动企业良性发展,构建港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同时,大力推进港区5g 智慧工地建设,实现港区工地智慧化、扁平化管理。以“大数据中心、ai、5g”布局港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港区成为九江“智慧城市”新高地。
智能分析,构建港区优良营商环境
数治港区,打造九江“智慧城市”新高地
浔阳之星
神州大地春风吹,改革号角遍五洲。
四海学子苦无涯,不亦说乎笑迎商。
赛城湖畔耳鸣笛,现代产业顷矗立。
减政放权为核心,万众创新经开区。
一核两轴六板块,纵横交错现代港。
招商引资是根本,精准服务难落地。
平台应用筑桥梁。信息畅通无障碍。
项目推进顾失彼,全态流程了如胸。
企业核心难聚焦,提质增效放管服。
招聘求职到处碰,手机刷屏工作来。
党建管理零散乱,一张活图全覆盖。
地下管线多繁杂,抽丝剥茧细普查。
安全隐患人人忧,巡查跟踪览无余。
交通出行多便利,滴滴一声公交来。
数据驱动为根本,智慧港区应运生。
匠心独运促项目,泛在互联侍企业。
龙头驱动产业链,工业总量双倍增。
魅力港城扬远帆,吉奥赋能保驾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