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线 | 公共卫生事件驱动空间规划精细治理新思考-5657威尼斯
庚子鼠年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带来的是一次城市危机,也是一次重新认知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契机。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及不可预测性,引发了国家治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反思和思考。结合此次公共卫生事件,武大吉奥围绕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从多个维度探索城乡空间管控与社会治理的应用模式和解决思路。
巩固基础,做好科学规划“大”编制
公共卫生事件管控具有复杂性、突发性、连锁性等特点,需调动多行业、多部门、多领域的综合力量实现专业合作与统筹协调。如何发挥空间规划在城市防控与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反思当前的规划机制与管理模式。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我们认为在翔实精细的国土调查基础上,需要摸清资源家底、认清空间演变规律,统筹区域生态安全大格局、三类空间管制大区划、交通组织结构大网络、基础设施布局大通道及组团隔离防护大廊道,需建立更为全面的整体性规划,不仅包括灾害易发点、生态敏感点,还应将社会问题敏感区(人口高密度集中区、教育与医疗资源分布薄弱区等)纳入重点考虑要素进行研讨。
精准治理,拓展宜居空间“微”生活
随着新冠肺炎的快速蔓延,多个城市实行地区封锁、道路管制甚至社区隔离,市场上出现口罩断货,部分地区食品、药品以及相关生活必需品缺乏等情况。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何优化各类线上线下社区生活圈,降低公共事件对居民的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可以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发力,重点拓展居住社区网格微单元、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微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微圈层及公共交通接驳换乘微空间,实现见微知著、靶向治理。同时,结合防疫防灾的要求,搭建防灾防疫体系和规划模型,把一些原本分布于宜居、宜行、宜商、宜游、宜养体系中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资源,按照15min、10min、5min生活圈分层分级,逐步提高城市整体防灾减灾能力。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汇集展示与指标监测
动态反馈,推进区域防控“网”管理
为抑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武汉等地采取了“封城”的策略阻断病毒的传播。然而,随之而来的舆论危机、城市供给、医疗挤兑、出行不便等现象频出,暴露了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统筹能力的欠缺与社区治理的短板。
迁思回虑,我们认为城市的空间规划管控一方面要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级空间防控体系,在特殊时期保障交通、医疗、后勤供应等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以规划单元为基础的城镇片区四级管控(街区-单元-地块-社区)和乡村片区两级管控(村庄-居民点)网格体系,通过分级管控、精准传导、量化评估、高效反馈,形成在实施单元层面“编制-审查-监督-评估-服务”的全周期动态闭环,实现从全域管控到单元治理层级分解,有助于从城市规划层面及时对重公共卫生事件作出规划响应。
基于社区尺度的规划单元划分与15min生活圈公共服务评价模型
增强配置,发挥社区治理“闸”作用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城市防灾的前沿阵地。随着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阵地的不断前移,社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各地社区对疫情实行了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鉴于此,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将是提高城市整体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预测,强化社区发挥第一道预防和治理的“闸门”功能,是未来城市规划、城市治理与公众参与的一个新结合点。后续,可考虑在社区规划建设之初就设定管控、监测和预警模型,强化社区医院、社区综合体、党建中心等关键社区空间资源,增强功能配置,逐步释放社区治理的潜力和作用。
防控疫情的鏖战正在紧要关头,身处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武大吉奥作为时空大数据治理领航者,充分发挥时空大数据治理优势,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以自主技术为武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结合多年城市空间管控与社会治理数字化建设经验,构建了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到规划实施单元网格管控的应用体系,实现全域管控到单元治理层级分解,为持续服务国土空间管控治理打下坚实基础。